我國集中發布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 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10個大型以上鈾礦床、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我國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14日集中發布。 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要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發現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
中國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據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胡璐)草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唐芳林14日說,“十四五”以來,中國持續推進草原修復治理,年均種草改良面積穩定在4000萬畝以上,退化草原面積縮減近7億畝。
2024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 本報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李紅梅)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布第十六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4):“雙碳”目標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以下簡稱“2024年氣候變化綠皮書”)。 氣候變化綠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氣象局發起、匯集國內氣候變化領域一線學者編撰的權威性年度出版物。
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促進鄉村生態振興 本報北京1月12日電 (郁靜嫻、周楠)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以加強農業資源集約利用、投入品減量增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為重點,強化科技集成創新,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農業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機制,提升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的資源環境保障。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上線 本報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牽頭建設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以下簡稱“因子庫”)第一版近日正式上線運行。 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是核算碳排放的重要參數,發布和定期更新全面、準確、透明的因子庫是建立統一規范碳排放核算體系的重要基礎。
青海摸清“沙戈荒”發電潛力(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近年來,青海在加強“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推動光伏治沙,讓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灘成為光伏產業聚集的“金窩窩”。
我國將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丁怡婷)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各類調節資源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更加完善,各類調節資源調用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調節能力的建設優化,支撐2025至2027年年均新增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納利用,全國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我國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再創新高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常欽)記者近日從中國礦業聯合會獲悉:2024年,我國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再創新高。全國煤炭產量持續增長,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47.6億噸;原油產量連續6年回升,預計全年將達到2.12億噸;天然氣產量連續8年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預計全年將達到2450億立方米;鐵礦石產量持續增長,10種有色金屬產量再創新高。